今日网言|口罩一小时涨价3.5倍 别让“灾难财”为防疫添堵
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,不少市民选择戴口罩防范,口罩一时间成为热销产品,多地脱销。随即,有网友反映,不少商家故意推高口罩价格,一小时涨价3.5倍,10个口罩运费高达500元,借此牟取暴利。法律专家表示,商家这类行为是发“灾难财”,涉嫌故意哄抬物价。
随着疫情的发展,口罩市场的供应紧张乃至短时间内出现脱销局面,这个是可以预料的。在这种客观情势下,部分口罩价格稍有上调,也未尝不可以接受和理解。但是,个别商家和平台上的口罩价格一小时涨3.5倍,乃至运费最高达500元,这样的“疯长”态势,显然超出了合理限度。不管是从道义上,还是从全社会合力防范疫情的角度,都不啻为是一道不和谐的音符。
目前疫情的发展仍处于“爬坡期”,防控方面,病毒的源头、传播规律等关键信息,都还有很大的未知空间,且春节人口大规模流动仍在继续,这些因素决定了对此轮肺炎疫情的后续发展蔓延不能掉以轻心,这注定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“硬仗”,任何环节“掉链子”都可能为疫情防控添堵,最终影响的是全社会的公共利益。这里面,自然也包括得杜绝一些商家“坐地起价”“发灾难财”的行为。
事实上,目前不管是铁路部门、部分航空公司宣布取消相关城市的火车、机票的退票费用,还是一些平台明确反对“涨价”,一些口罩、医药企业全力组织加班生产,都展现了合力抗疫的积极态度,此为市场自发之担当,也是全社会防疫应对该有之合力。在此背景下,个别商家和平台相关产品价格的失序,无疑与全社会合力抗疫的大环境格格不入,也是在人为制造社会紧张情绪。
当然,除了市场机构应该展现出必要的担当,相关部门也应及时采取适当方式对市场力量进行有效的激励、整合,提升“保供应、稳价格”的积极性。可以预期,若疫情进一步蔓延,又适逢春节不少行业停工,后续出现价格波动的或将不止于与防疫直接相关的口罩、医药等商品和行业,对其他相关服务业的价格变化和供应情况,也该未雨绸缪。
17年前的SARS疫情期间,口罩、板蓝根等商品的短缺和价格失序,相信让不少人至今心悸。这十多年里,包括基础设施、市场道德发育、应急机制等,中国应对社会突发状况的经验、能力到底有多少积累和提升,眼下正是考验之时。“共克时艰”的时代已经到来,希望每一个链条,都在状态。
今日网言特约评论员 欣平
最新评论
没有更多评论了